短期内市值突破三千亿大关,股价年内涨幅高达三倍也正是硅片龙头隆基,创造了以股价驱动吸引资本持续支持其产能扩张的模式。
2022开始,随着信义光能、福莱特产能陆续投放,供给紧张格局有望缓解。而交银国际亦表达对福莱特玻璃的看好,该行预计明年光伏玻璃供应仍将偏紧,继续看好光伏玻璃龙头的长期投资机会,且首选福莱特玻璃。
回顾近两个月,光伏玻璃概念股的涨势则更加明显:卡姆丹克太阳能(00712)涨超200%,顺风清洁能源(01165)及阳光能源(00757)则涨超150%。据悉,因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部分光伏玻璃产能提前冷修,在建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推迟建设,从而导致当前的光伏玻璃严重供应不足截至11月,光伏玻璃的现有库存不到9万吨,6天多的库存,就是一个基本周转天数。至此,在光伏玻璃价格不断提升的背后,该板块自然也就涨声不断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初步测算,拟公布的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将拉动投资总额约2200亿元。截止收盘,板块涨势虽有所收窄,但也不乏多只个股走出向上态势北控清洁能源集团(01250)大涨8.93%,北京能源国际(00686)则涨超1%。
据悉,今年以来光伏组件产量大增,且新组件对于光伏玻璃需求大增,此背景下光伏玻璃产能未增加,光伏玻璃高价、缺货给光伏产业链下游企业带来困境。供给紧俏使得下游厂商开始考虑用浮法玻璃替代压延,超白浮法玻璃替代背板玻璃发电损失约在1-3W,但测算替代正面玻璃时损失达3-10W左右,目前阶段替代正面盖板玻璃尚有一定难度,下游客户目前阶段接受度不高。清洗设备方面,公司参股企业江苏启威星,引进日本Y.A.C.的HJT制绒清洗全套技术 ;PECVD设备方面,最新设备产能达到8000片/小时,PVD设备中标安徽宣城异质结项目。
随着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双面电池、异质结电池等电池增益技术快速发展,高端胶膜需求量持续提升。长城证券认为,公司是光伏胶膜龙头企业,连续多年市占率超过50%。扩产周期18-24个月,建设期相对较长,光伏玻璃供需紧张,光伏玻璃涨价有望延续。受制于限产政策,光伏玻璃产能扩张受限,只能在国外或者而通过产能置换来进行扩产。
兴业证券表示,2020年下半年国内外需求共振,国内招标中龙头份额提升,海外注重品牌渠道龙头组件出口规模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装机125GW,其中国内35GW, 海外90GW; 预 计2021-2025全球装机分别达到168、218、273、341、410GW。
公司技术领先,扩建两条1000吨/日两条产线,四条1200吨/日产线,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光伏行业景气,2020年组件大规模扩产,扩产规模超 200GW,带动光伏玻璃需求激增。从光伏产业链各个细分领域来看,方正证券分析师申建国认为,硅料方面,明年几无新增产能,需求强劲、供给有限,供需紧平衡格局有望延续,硅料价格有望维持较高水平;硅片方面,一体化企业补齐硅片产能,新进者产能逐步投放,盈利或有所理性回落,依靠大尺寸等产品升级,龙头企业盈利韧性强;电池方面,新技术加速研发,大尺寸非硅成本低,盈利能力强;组件方面,渠道与品牌是核心,成本做助力,龙头集中度加速提升;光伏玻璃方面,受益于装机增长和(港股00001)双玻渗透加速,玻璃需求高增长,短期有效产能增量有限,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胶膜方面,一超多强格局延续,龙头凭借POE等需求结构性变化增强盈利,未来有望借技术、规模、成本等优势强化成长确定性;逆变器方面,凭借高性价比,全球化布局龙头厂商将充分受益海外市场份额增长和高毛利红利。竞争格局上,国内头部厂商凭借人力成本、产能规模、制造业产业链等优势,全球市场份额将延续持续提升趋势。
华西证券表示,公司擅长精细化管理,成本优势领先。根据IRENA数据,2019全球光伏电站LCOE成本降至0.068美元/kWh,接近化石燃料发电成本0.066美元/ kWh,全球逐步进入平价时代。板块机会方面,申建国建议投资者关注供应偏紧的主辅材龙头,推荐光伏玻璃龙头的福莱特、关注信义光能(港股00968),推荐硅料龙头通威股份、热场龙头金博股份,关注胶膜绝对龙头福斯特;一体化制造龙头,推荐隆基股份,晶澳科技;HJT设备方面,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全球替代加速的逆变器龙头,关注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光伏迎来平价时代,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行业将加速上行。
国元证券分析师彭聪表示。中欧日韩纷纷发布碳减排目标或者规划,美国或将重回巴黎协定,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加速上行。
国联证券(港股01456)认为,光伏玻璃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受益光伏行业需求爆发,预计2021年逆变器全球需求达到 171GW,2025年有望达349GW,复合增速约24%,成长空间广阔。
光伏技术快速进步,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预计十四五期间光伏行业将保持一定的增速受制于限产政策,光伏玻璃产能扩张受限,只能在国外或者而通过产能置换来进行扩产。扩产周期18-24个月,建设期相对较长,光伏玻璃供需紧张,光伏玻璃涨价有望延续。国盛证券表示,今年以来,随着异质结环节的设备和辅材国产化的加速推进,异质结扩产有望迎来加速。公司技术领先,扩建两条1000吨/日两条产线,四条1200吨/日产线,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通威股份硅料产能居第一梯队通威股份现有硅料产能8万吨,稳居行业第一梯队,且仍在持续扩产,规划 2021 年、2022年、2023年产能分别扩至11.5-15万吨、15-22万吨和22-29万吨,龙头地位将持续巩固,受益于行业的可持续增长。
随着疫情影响消散、全球光伏投资热情高涨,产业链龙头产能扩张,在行业需求提升中有望持续受益。迈为股份关键技术获持续突破迈为股份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丝网印刷设备的研发,在多项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的关键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突破。
光伏行业景气,2020年组件大规模扩产,扩产规模超 200GW,带动光伏玻璃需求激增。兴业证券表示,2020年下半年国内外需求共振,国内招标中龙头份额提升,海外注重品牌渠道龙头组件出口规模增长。
华西证券表示,公司擅长精细化管理,成本优势领先。供需错配阶段,一体化企业优势凸显,一体化龙头组件毛利率高于专业化企业10%以上。
预计2020年全球装机125GW,其中国内35GW, 海外90GW; 预 计2021-2025全球装机分别达到168、218、273、341、410GW。长城证券认为,公司是光伏胶膜龙头企业,连续多年市占率超过50%。随着平价时代到来以及碳中和目标提出,电力清洁化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历史性大趋势。据2020年中报,公司多晶硅平均生产成本3.95万元/吨,其中新产能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预计新产能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四季度行业步入抢装阶段,加之下游硅料库存消耗,硅料价格有望维持相对高位。海外光伏市场对价格敏感度低,更注重品牌及质量,且提前签订组件锁价订单,因此,海外组件价格高、盈利好。
又因硅料事故导致产业链涨价。受益光伏行业需求爆发,预计2021年逆变器全球需求达到 171GW,2025年有望达349GW,复合增速约24%,成长空间广阔。
光伏技术快速进步,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预计十四五期间光伏行业将保持一定的增速。光伏迎来平价时代,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行业将加速上行。
根据IRENA数据,2019全球光伏电站LCOE成本降至0.068美元/kWh,接近化石燃料发电成本0.066美元/ kWh,全球逐步进入平价时代。国元证券分析师彭聪表示。阳光电源市占率及盈利或双升阳光电源是全球光伏逆变器制造龙头企业,深耕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领域20余年,持续高研发投入,产品线不断扩张、迭代;销售渠道较国内同行,海外布局更加深入,且今年针对海外市场进行渠道变革,加快全球化步伐。公司组件遍布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出货比例达71.6%,显著领先市场。
竞争格局上,国内头部厂商凭借人力成本、产能规模、制造业产业链等优势,全球市场份额将延续持续提升趋势。双玻组件技术规模化应用,市场快速渗透,光伏玻璃一片难求,从7月份到10月份,光伏玻璃涨价超50%。
板块机会方面,申建国建议投资者关注供应偏紧的主辅材龙头,推荐光伏玻璃龙头的福莱特、关注信义光能(港股00968),推荐硅料龙头通威股份、热场龙头金博股份,关注胶膜绝对龙头福斯特;一体化制造龙头,推荐隆基股份,晶澳科技;HJT设备方面,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全球替代加速的逆变器龙头,关注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国联证券(港股01456)认为,光伏玻璃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从光伏产业链各个细分领域来看,方正证券分析师申建国认为,硅料方面,明年几无新增产能,需求强劲、供给有限,供需紧平衡格局有望延续,硅料价格有望维持较高水平;硅片方面,一体化企业补齐硅片产能,新进者产能逐步投放,盈利或有所理性回落,依靠大尺寸等产品升级,龙头企业盈利韧性强;电池方面,新技术加速研发,大尺寸非硅成本低,盈利能力强;组件方面,渠道与品牌是核心,成本做助力,龙头集中度加速提升;光伏玻璃方面,受益于装机增长和(港股00001)双玻渗透加速,玻璃需求高增长,短期有效产能增量有限,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胶膜方面,一超多强格局延续,龙头凭借POE等需求结构性变化增强盈利,未来有望借技术、规模、成本等优势强化成长确定性;逆变器方面,凭借高性价比,全球化布局龙头厂商将充分受益海外市场份额增长和高毛利红利。公司组件出货量连续两年处于行业第二名,且因一体化布局,毛利率稳定在15%以上,显著优于行业其他专业化公司。